分手后為什么前任不愿意復合(上:心理篇)
發布時間:2022-8-8 15:36:58 瀏覽量:
許多人想知道為什么他們不同意重歸于好,因為他們覺得對方仍然對自己有感覺?顯然,他不能放手。他為什么不答應和好?顯然,我道歉了。他為什么不原諒我?她根本不在乎這段關系嗎?
這真是一個很大的誤會。分手后,對方實際上在失戀的泥潭中掙扎。他所經歷的一切也讓他很不舒服,但他仍然不愿意重歸于好。為什么?因為他知道化合物比現在更糟糕。
因為你們之間的情感問題太大了,他們中的一個必須分手。可以看出,雙方在分手前都非常緊張。當情緒非常緊張時,矛盾和焦慮被無限放大,以至于對方認為他無法解決,不得不逃避。
——現狀是什么?
目前的情況是,面對過去的所有矛盾,他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,因為他認為既然你不能就關鍵問題達成協議,就沒有必要為此爭吵或冷戰。回避和冷漠是你默契的答案。
然而,他知道這個或幾個問題仍然存在,他內心的痛苦仍然存在。他認為你們誰也不能互相妥協。也許他做出了讓步,但短期的讓步讓他感到不情愿,讓他意識到這件事不是長期的,他可以忍受一段時間,他不能忍受一輩子。耐心給他帶來的討論加速了分手的進程。
如果你也做出了讓步,作為親密關系的另一半,他很容易察覺到你的不情愿。他對你的內疚和恐懼也會讓他感到不舒服,本能地想逃避這種不適。
在他眼里,你們之間的問題已經成為一個死結。一旦前任的思想在情感的巔峰時期得到鞏固,改變他就比上天堂更難了。“難受”這根本不能決定任何事情。他想要的舒適感早已消失。這只是不舒服。只要他能和你分手,這種不適是暫時的。將來一切都會好起來,總比復合后在泥潭中掙扎好。
我給你描述一下你要復合后他在想什么,大致有兩點。看完之后,如果你不明白,可以直接私信我,分析具體問題。
第一:出現了不良的心理預設
——他又來了,一旦過去重演,我將再次經歷那些痛苦。
糟糕的心理預設是他在不良經歷后的壓力反應。舉個小例子,有一天,我的手機在上班的路上響了,這提醒我收到了老板的微信。我的第一反應是下意識的“我的工作有什么問題嗎?”?在等待紅綠燈的時候,我打開聊天對話框,發現只是一個表情符號,同意我申請休假。
這是我給自己的消極心理預設。其實這種情緒對我來說也是一種自衛。我讓自己不安,所以“工作真的出了問題”當我到達那里時,我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。但是如果工作沒有問題,我只是一個虛驚一場,但是這個虛驚一場真的讓我很害怕,這是本能。同樣,在復合中,你是前任不好的心理預設。
第二:只要我能堅持下去,輕松地生活在眼前
在分手后的一周內,他一定會經歷這個輕松的時刻。想了想,他說了分手這個詞,好像一切都被放下了。那些糾纏不再存在,那些痛苦不再存在,沒有必要小心避雷,也沒有必要害怕隨時可能發生的沖突。從那時起,你就是你,我就是我,我們不欠對方,我會找到幸福。
接下來,他將通過社交、工作、接觸新異性等方式麻痹自己,實現他所謂的情感自由狀態,并在一段時間內釋放自己。這是一種理想的分手狀態。經過短暫的經歷,回味帶著痛苦卷土重來。因為記憶只能暫時掩蓋。一旦一切都平靜下來,當孤獨的夜晚來臨時,大量的記憶出現在他面前,他開始感到不舒服。
——病態固執的第一種情況。
失戀的人沒有地方發泄他們的痛苦,他們會一次又一次地重復同樣的行為。雖然他們的行為毫無意義,但他們會像強迫癥患者一樣固執地繼續,而對方現在正在瞄準自己。
在病態和固執的狀態下,你越激怒他,他就越叛逆。你越想讓他同意盡快復合,他就越拒絕復合。讓他復合就等于讓他否認自己的決定和信仰,所以不管他有多不舒服,他都不會復合。
還有一種可能“非排他性”事實上,這一點有點陰謀論,但它并非毫無根據。這是許多案例中真正出現的一點:異性友誼的非排他性。直截了當地說,當我們墜入愛河時,我們要求彼此成為唯一的情感生活,這是一種親密關系“排他性”但是分手后我們就不會有這樣的束縛。
作為一個前任,你沒有理由要求我只有一個異性朋友。我和你復合仍然有很大的受傷風險,但我不會和你復合。我不僅可以提升我的框架,讓你追我,看看你是否真的會改變自己,看看你能為我的康復付出多少,還可以讓我找到一個家。為什么不呢?這不是很令人心碎嗎?但這是非常人性化的。
以上兩種情況似乎令人難以置信,但它們確實是許多分手者的真實心理,但沒有必要感到絕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