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讓前任離不開你,甚至對你瘋狂上頭,主動挽回你,那么以下這三點,大家一定要牢記。
發布時間:2024-10-20 13:17:34 瀏覽量:
談戀愛談的其實就是一場心理博弈。想讓前任離不開你,甚至對你瘋狂上頭,主動挽回你,那么以下這三點,大家一定要牢記。
首先第一點,你對對方的依賴,其實是來源于幼年的體驗。簡單來說,就是每個人都有一個不幸福的原生家庭,比如不講道理的父母,經常打壓控制我們的家人等,這些過去的經歷可能會給我們帶來創傷,但我們很難改變。
就比如在親密關系里,你希望對方對你有求必應,一到節日就能主動給你驚喜,一個眼神就知道你想要什么,而一旦對方忽略你了,你就會感到非常生氣,是不是?為什么會這樣?這其實就是你的“內在小孩”在影響你。可能你在過去的童年經歷里,希望父母能夠重視你,但沒有得到足夠的回應,而你也不敢向他們提出需求,所以長大后,你的潛意識就會把你隱藏起來的創傷,都投射到了親密關系里。
所以明白嗎?如果你不了解你的內在小孩,那你就很難用理智來思考問題,只會覺得對方不夠愛你。如果你能了解你的內在小孩,那你就能知道你們感情的問題出在哪里,也就能很好地經營一段關系了。
那怎么去了解自己的“內在小孩”呢?很簡單,想一想你在關系里蕞恐懼的是什么?比如你想要陪伴?還是想要被重視?你只要多花點時間去想想,那你很快就能找到你的內在小孩在哪。
然后就是記住,用成人心態為關系做預設。什么意思呢?就是當你愛上一個人的時候,你不要去想:“他必須為我做什么,否則就是不愛我。”而是變成:“我本來可以自己做好這些事,但他卻為我解決了這是一種禮物。”這就是用成熟和理智的心態,在為關系做預設。
(情感困惑加導師\/信 fengai667,一對一免費分析)
只有當你的內在成長了,你才能順著人性去跟別人相處,自然也就能降低對他人的要求,談好一段戀愛了。
第二點就是,真正讓對方重視你的東西是價值。我處理這么多案例之后發現啊,你們很多人就是太天真了,總覺得只要自己付出了真心,就能換回對方同等的愛,但實際上,人的本性就是得不到的才是蕞好的,所有關系的本質,背后都是價值交換。
所以不要給自己貼標簽,也不要給別人為你貼標簽的機會。就比如說你前任評價你是一個聽話懂事、善解人意的人,你聽聽就好了,千萬別對號入座。因為這些條條框框都是從利他的角度出發的,你越是懂事,對他越有好處,但放在你自己身上,沒一點好處,明白吧?
所以千萬別搞錯了方向,一定要撕掉自己身上所有不合理的標簽,不要用那些看起來很偉大的標簽感動自己。我們在外人面前可用偽裝自己,但不是自己騙自己。你完全可以很坦誠的跟自己說:我就是一個有目的的人、我就是一個想要用付出來換取對方價值的人。
這不是什么丟人的事,這只是讓你不要高估自己的行為,從而在無形中把對方捧在高位。所以我會很多時候都告訴那些來后臺咨詢我的小伙伴,先奠定心態,再去技巧升級。
然后就是要提升自己的核心價值。心理學上有個效應,叫做馬太效應,意思是說越是在關系里投入得多的那個人,越不容易被珍惜,因為你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對方身上。所以如果你想獲得真正穩定的關系,和對方足夠的尊重,就只有一條路:提升自己的核心價值,“你對他好”,和“你本身就很好”,這完全是兩碼事,前者是讓別占便宜,后者是你值得。
你的顏值身材、學歷、事業、資源、人脈等,這些才是你的核心競爭力和不可替代性。
第三點呢,就是滿足對方的自戀需求。我之前說過,想讓一個人對你產生深度的喜歡,本質上是這個人在你眼中看到了更好的自己,所以如果你能在感情里,滿足他一部分的自戀需求,那你就能拿完全拿捏住他了。
怎么滿足呢?比如說一個人的情緒表達,渴望恐懼,所有內在的,無法直接顯現在外的東西,如果能夠被你所看見,那他就會逐漸對你產生依賴。而且除了讓他依賴你,還要讓他產生不可控和失去。讓他的情緒能夠被你調動,忍不住的去琢磨你到底是怎么想的,你好像很愛他,但好像又隨時可以失去他,基本上他就已經完全被你拿捏住了。
人永遠是自戀的,內心里的欲望會一直追逐無法被掌控的東西。所以你看每個階層的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煩惱,因為欲望一旦被完全的滿足就是倦怠,在感情里保持30%的神秘感也是這個道理。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總是強調關系里,大部分的問題都脫離不了自我成長的路徑,只有你越來越好,感情才會越來越好。